空調起火燒光貨物 熱水器故障水淹樓下 產品故障引發(fā)多起糾紛 在京當被告——
海爾空調起火,房間內價值200余萬元的服裝毀于一旦,但消費者索賠近3年未果,海爾公司一審敗訴后提出上訴。目前,該案正在二中院審理中。
通過對本市法院已判決的海爾產品質量案進行分析,記者發(fā)現海爾被訴時,通常表示責任不在自己:雖然消防員確認不排除空調故障起火,海爾卻稱“公司作為知名品牌,不會產生問題”;電熱水器跑水淹了樓下,海爾竟說,“損失很可能是裝修質量問題造成的”。但其9次被告,7次被判賠償。
業(yè)內人士稱,海爾近年來試圖從制造型企業(yè)轉型為營銷型企業(yè)以提高利潤,但如何加強對上游生產廠、供應商和下游銷售渠道、售后網絡的掌控,成為其面臨的難題。
公司起火
建外SOHO 入駐公司遇火災
2010年5月10日下午4點35分,建外SOHO6號樓25層發(fā)生火災,濃煙滾滾彌漫天空。消防部門出動19輛消防車、97名消防隊員,才將火勢撲滅。
據在起火樓層25樓工作的某公司職員李霖(化名)稱,“當時樓里的人都跑下去了,有的人衣衫不整,非常狼狽。很多人堵在安全出口處,險些發(fā)生踩踏事件?!?BR> 另一位公司員工張華(化名)說,當晚保安在大樓門口堅守,任何人員不許進入?!拔覀冞B包都沒法拿,就回家了?!彼f。
消防認定 起火點是空調
起火的2501室是大連思凡服裝服飾公司租的,承租后進行了裝修,并安裝了海爾的家庭中央空調。幾經輾轉,記者找到了朝陽消防出具的火災事故認定書,“火災中2501戶內東北側房間、陽臺過火,房間內空調系統(tǒng)、家具及存放的物品不同程度被燒毀。起火點在該陽臺北側空調外掛機處?!?BR> 思凡公司一位員工透露,是公司買的KR-80W/(BP)型海爾空調起了火,“現在回想起來都后怕。大火不但燒毀了大量貨物,許多客戶訂單、提貨單、財務賬目等也被燒毀?!?BR> 提起訴訟
起訴海爾 索賠306萬余元
根據勘查,消防部門認定,“可以排除室內堆放自燃物質引發(fā)火災、室內墻壁插座及移動插板故障引發(fā)火災、人為遺留火種引發(fā)火災以及放火等因素,不排除空調系統(tǒng)故障引發(fā)火災的因素?!?BR> 為此,思凡公司將青島海爾[-0.86% 資金 研報]空調電子有限公司訴至朝陽法院,索賠306萬余元。
思凡公司是一家中美合資企業(yè),專門生產高級女裝,火災造成431件服裝受損,其中近250件服裝完全燒成灰燼。庭審期間,經法院委托價格評估公司鑒定,受損服裝的市場總價值為近260萬元。裝修、家具等損失達30余萬元。
“海爾是名牌 不會出問題”
法庭上,海爾公司律師辯稱,海爾是知名品牌,產品質量問題不會出現。
這位律師認為,火災發(fā)生的時間是5月10日下午,當天*高氣溫24℃,開啟空調的可能性很小,思凡公司也沒有證據證明當時開啟了空調。無證據證明火災由海爾公司產品造成。
“即使因空調引起火災,也可能存在線路故障、人為原因或者空調長時間沒有清洗等因素?!痹撀蓭煴硎尽?BR> 一審敗訴 海爾提出上訴
朝陽法院審理認為,事故認定書認定火災不能排除空調系統(tǒng)故障引發(fā),且現有證據也不能證明思凡公司在使用空調時存在過錯,故事故造成的損失應由空調的生產者承擔。
*終,法院一審判決青島海爾空調電子有限公司賠償大連思凡服裝服飾有限公司經濟損失200萬元。鑒定費由思凡公司負擔1萬元,其他2萬余元由海爾公司負擔。
一審判決后,海爾公司不服,提出上訴。目前,二中院正在審理此案。
延伸采訪
海爾 9次被告 7次被判賠償
日前,記者走訪本市各法院,找到近年來消費者因海爾產品質量問題起訴的案件9件。
多位法官告訴記者,家電類產品質量糾紛,“私了”比例較高,起訴的占少數。
“一部分糾紛,消費者和商場、廠商協(xié)商解決了。更多糾紛,消費者就當吃了啞巴虧。因為家電類產品質量糾紛,多數情況下造成的經濟損失不多,打官司費時費力,起訴維權成本太高?!贝笈d法院承辦民事案件多年的法官趙玉東說。
他告訴記者,以他的經驗來看,“如果某一品牌被起訴到法院的質量糾紛案就有9起,意味著背后可能有幾百起類似糾紛暗藏在消費人群當中?!?BR> 記者注意到,9份判決書中,消費者勝訴的有7件,敗訴的只有2件。盡管多起案件中,消費者起訴產品質量存在問題的證據確鑿,但海爾公司代理人仍然堅稱其產品沒有質量問題。
其他省份 海爾售后也被曝光
在其他省份,海爾類似的態(tài)度也不止一次被媒體報道。
2010年,海爾產品連續(xù)發(fā)生觸電事故。廣東梅縣石扇村南村8歲女孩葉燕暉、江西永豐縣11歲女孩劉思清,分別在接觸海爾冰箱時觸電致死。事后,海爾冰箱集團新聞發(fā)言人張鐵燕表示,責任完全不在產品,是死者家的插座漏電造成的。
海爾空調起火事件在國內也非個例。2012年3月13日人民網[0.03% 資金 研報]安徽頻道報道,合肥市民郭女士剛買一年的海爾空調晚上突然自燃,夫妻倆20多年來收藏的大量古董被毀。消防部門檢測認定,起火點為空調電氣線路故障。但她將清單交給海爾合肥區(qū)一位經理索賠時,對方不予理睬。
2012年10月15日臺州商報報道,市民李先生買來海爾空調,三天后外機就冒出黑煙,還發(fā)出類似放鞭炮的噼啪聲。雖然發(fā)現及時未釀成火災,但空調外機已被燒黑。
而維修人員趕到后竟不同意更換外機,僅更換了空調外機外殼。
之后,空調制冷效果大不如前,且噪音巨大。李先生再次投訴無人理,后在當地消協(xié)介入下,商家才給更換了外機整機。
業(yè)內分析
把控外包產品質量是個難題
28年前,海爾廠長張瑞敏因海爾電冰箱質量不合格,砸了庫存的76臺產品。這一行為經過媒體渲染,成為海爾經久不衰的品牌營銷案例。
當年,張瑞敏說:“中國人愿意買高價的海爾,是因為海爾的產品質量全國第一?!?BR> 對家電領域有很深研究的北大縱橫管理咨詢公司高級合伙人金波表示,海爾近年來的發(fā)展策略,正從制造業(yè)向制造服務業(yè)、營銷業(yè)進行轉變,將產品的生產進行外包,自己進行營銷。
“這種發(fā)展策略是無可厚非的,但是如何能將現有的制造向營銷成功轉變,是海爾要考慮的問題?!苯鸩ㄕf,如何對外包出去的產品質量進行把控,如何監(jiān)管供貨商以及下游經銷商,都是難題。
海爾轉型 人性化服務很重要
金波強調,不管企業(yè)走什么發(fā)展路線,產品質量是根本。“一個企業(yè)要是沒了產品質量,連到市場上‘玩’的資本都沒有,肯定會被排擠出市場之外?!?BR> 他說,除此之外,產品的人性化服務也很重要,我國制造業(yè)的發(fā)達度、透明度讓各家制造企業(yè)很難從產品制造上更多盈利,所以只能靠人性化服務帶來更多的額外“效益”。
對此,海爾新聞發(fā)言人張鐵燕曾對媒體表示,海爾雖然正在轉型,但質量問題不是轉型過程中必然出現的問題。
“海爾轉型不會影響到質量為本的根基。不會出現制造環(huán)節(jié)不可控。轉型后的商業(yè)模式不否認質量管理在商業(yè)模式中的作用?!睆堣F燕說。"